新華社記者鄧凱尹 鄒淑華 張敬堯
在巴基斯坦西南部港口城市瓜達爾,紅屋檐白墻壁的中巴瓜達爾地區法曲爾公立學校宛如一座童話園地,為當地孩子們的健康快樂成長營造出一方樂園。
法曲爾學校由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援建。校長帕爾雯·納瓦茲介紹說,當地孩子很高興能在這所學校上學,每年招生時,很多家長慕名而來,學校也遵循著“一個孩子都不落下”的原則,只要有失學兒童,都盡可能接收入學。
走進干凈整潔的校園,讀書聲、嬉戲聲聲聲入耳,孩童的活力、青春氣息撲面而來。在八年級的課室里,戴著一條寫有“文學比賽冠軍”紅綬帶的女學生薩伊巴·阿斯加爾·阿里成功搶到了回答問題的機會,正在大聲地在全班面前朗誦英語課文。薩伊巴告訴記者,她有七個姐妹,如果沒有這所學校,她可能就沒學上了。
薩伊巴開心地說:“我很喜歡我的學校,學校建得好,各種教學設備齊全,老師也教得好,以前沒這所學校的時候,很多孩子只能成天無聊地待在家。”
帕爾雯說,瓜達爾地區的另一所學校離這里非常遠,由于大部分父母支付不起送孩子上學的交通費,所以大部分孩子都要步行很遠去上學,這也導致很多孩子輟學,“在中國的慷慨援助下,該地區的教育水平顯著提高,這些孩子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里學習對于學生人格的塑造和前途的發展都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中巴經濟走廊通過這所學校直接惠及瓜達爾地區的學生和他們的家庭。”
記者在學校現場感受到,學生們自信大方,紛紛積極踴躍地回答記者的提問。在七年級的課室里,同學們正在進行繪畫練習,看見記者進來,大家都自豪地向記者展示他們的畫作。
正在授課的美術老師薩芭告訴記者,由于丈夫早已離世,她是家里唯一的收入來源,在法曲爾學校當老師的收入讓她得以養活全家老小,她的小孩也在這里讀書。她非常感謝中國建造了一所這么好的學校,讓她有工作,讓她的孩子有學上。
帕爾雯說,中方對學校和她給予了非常多支持,讓她得以從容地應對各種挑戰。據她介紹,學校的幾名教師還曾獲獎學金前往中國留學,這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的教學質量。
薩伊巴告訴記者,她也想像老師們一樣,長大后能去中國學習。她立志要當一名醫生,服務本地居民。“謝謝中國給我們建了這所學校,讓我有機會上學,幫助我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責任編輯:富博)